星空之下,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稻城亚丁史记

白玉老鼠
白玉老鼠
管理员
1193
文章
0
粉丝
稻城人物传 攻略日志来源:康巴传媒评论2.4千阅读模式

1

从古老的过去到遥远的未来

从苍茫的大地到无垠的深空

从原始自然到现代科技

稻城跨越了时间和空间

铸成高原上星空下的奇迹

星空之下,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稻城亚丁史记-图片1

来源:稻城亚丁景区官网

2

稻城

名字意为

山谷沟口开阔之地

星空之下,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稻城亚丁史记-图片2

来源:稻城亚丁景区官网

稻城区域结构复杂

构造变形强烈

巨大的地球内动力作用

强烈挤压

让山岳在这轰轰烈烈的

造山运动过程中傲然隆起

由此形成了雪山仙乃日

央迈勇、夏诺多吉

以及卡斯背斜、萨内日向斜

等众多构造奇迹

星空之下,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稻城亚丁史记-图片3

央迈勇 图片来源:老古的笔记

时至今日

我们好像都能透过

历史的长河

看到百万、千万年的时光

在稻城这片土地上

留下的种种印记

3

特殊的地形地貌

和海拔高差

铸就了稻城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

稻城地区

在很长一段时期

都是藏族人的家园

星空之下,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稻城亚丁史记-图片4

图片来源:稻城亚丁景区官网

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

作为藏族祖先的吐蕃人

就在这里繁衍生息

成为稻城大生物圈的一部分

神秘的雪山生态文化

对西方冒险家充满致命的吸引

美籍奥地利人

约瑟夫·洛克(Joseph F. Rock)

星空之下,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稻城亚丁史记-图片5

约瑟夫·洛克

1928年

洛克翻越西索山脉

两次进入稻城亚丁境内

星空之下,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稻城亚丁史记-图片6

洛克1928年第一次亚丁之行路线图

底图@google,制图@旅星客

星空之下,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稻城亚丁史记-图片7

洛克1928年第二次亚丁之行路线图

底图@google,制图@旅星客

在这里收集生物标本

绘制地图

并在《国家地理杂志》发表文章

《贡嘎岭香巴拉,世外桃源圣地》

洛克的文章

展示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

巍峨凌厉的雪山

亘古不化的冰川

牛奶般的湖泊

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

氤氲暮色中的雾霭

月光朦胧下的幽谷

……

星空之下,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稻城亚丁史记-图片8

图片来源:稻城亚丁景区官网

稻城生态圈的建立

离不开另外一位科学家的努力

星空之下,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稻城亚丁史记-图片9

印开蒲

1973年

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的印开蒲

跟随四川西部植物考察队

来到稻城日瓦乡科考

星空之下,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稻城亚丁史记-图片10

1973年科学考察队合影,后排左三为印开蒲

来源:印开蒲

在向导的带领下

他第一次见到稻城亚丁

就被深深折服

1982年

印开蒲参加了中科院的

横断山科学考察

这是他第二次到稻城

沿着上次的路线

查清了几种高山栎的区域分布

星空之下,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稻城亚丁史记-图片11

1982年印开蒲拍摄的仙乃日雪山的第一张照片

来源:印开蒲

星空之下,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稻城亚丁史记-图片12

1982年印开蒲拍摄的夏郎多吉雪山第一张照片

来源:印开蒲

同年11月

全国第一届自然保护区

学术讨论会召开

印开蒲意识到

应当尽快建立该地的自然保护区

他第一次提出建立

“稻城亚丁自然保护区”

星空之下,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稻城亚丁史记-图片13
星空之下,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稻城亚丁史记-图片13

1982年印开蒲手写并油墨印刷的论文

来源:印开蒲

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

稻城亚丁正式成为

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

后来又列入教科文组织

“人与生物圈计划(MAB)”

成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成员

星空之下,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稻城亚丁史记-图片14

稻城亚丁百年对比

来源:印开蒲

得益于有力的保护措施

今天的亚丁

是青藏高原的物种基因库

也是我国保存最完整

最原始的高山自然生态系统之一

星空之下,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稻城亚丁史记-图片15

来源:稻城亚丁景区官网

来源:稻城亚丁景区官网

2008年

经国务院审定

明确建立海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

保护的对象主要是

高寒湿地生态系统

及林麝等珍稀动物

保护区类型为内陆湿地

星空之下,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稻城亚丁史记-图片16

来源:稻城亚丁景区官网

来源:稻城亚丁景区官网

两大保护区的成立

共同组成了稻城大生物圈

稻城,在现在和将来

都在持续发挥她的作用

4

2012年

稻城亚丁机场选址海子山

两年后

这座世界海拔最高的

民用机场正式通航

星空之下,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稻城亚丁史记-图片17

来源:网络

子午工程二期标志性设备

“圆环阵太阳风射电成像望远镜”

就坐落在四川省稻城傍河

是世界上最先进的

太阳射电探测设备

可对太阳这一空间天气扰动

的主要源头进行预报预警

并与其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融合互补

产生更多的原创性科学成果

星空之下,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稻城亚丁史记-图片18

圆环阵太阳风射电成像望远镜效果图

图片来源:国家空间科学中心

宇宙线是我们目前可以获得

太阳系以外

唯一的物质样本

联系着宏观宇宙历史

和微观粒子结构

宇宙线及其起源

是探索宇宙演化的重要途径

从物理学家维克托·赫斯

第一次利用热气球

探测到宇宙线开始

到今天

人类已经建立多个观测设施

稻城海子山

平均海拔可达到4400米

远离现代工业污染

拥有最纯净的星空

可以尽可能减少

大气层的吸收效应

星空之下,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稻城亚丁史记-图片19

稻城星空 来源:稻城亚丁景区官网

2008年开始

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的科学家

经过广泛的选址和踏勘

选定稻城海子山作为站址

十年之后

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(LHAASO)

正式开始建设

整个观测站将要安装

12台广角大器契伦科夫望远镜

5195个电磁粒子探测器

和1171个缪子探测器

星空之下,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稻城亚丁史记-图片20

图片来源:科学出版社

图片来源:科学出版社

星空之下,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稻城亚丁史记-图片21

图片来源:科学出版社

图片来源:科学出版社

建成之后

将跻身世界四大宇宙线研究中心之列

成为海拔最高、规模最大

灵敏度最强的宇宙射线探测装置

在探寻暗物质、引力波

探索宇宙高能射线起源等方面

起到重要作用

“在科学的道路上

没有平坦的大道”

高原上的科学探究

更是“荆棘丛生”

水切伦科夫探测器

对单光子光信号研究

不能有丝毫自然光线进入

才能捕捉每一个

高能伽马光子踪迹

对施工工艺要求极高

2020年夏天

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

LHAASO项目总工艺师何会海

接受科学出版社的采访

为我们展示了稻城LHAASO建设现场

高原条件艰苦卓绝

科学家们驻守荒野

用青春成就不朽丰碑

星空之下,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稻城亚丁史记-图片22

渺渺星空

浩瀚宇宙

相信不久的将来

这座星空下的奇迹之城

会成为我国重要的

大天文观测集群

5

稻城亚丁

这里有你想象中的一切

也有你想象之外的一切

星空之下,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稻城亚丁史记-图片23

一面向过去,一面向未来

一边是大地,一边是深空

这一刻

时间和空间的变化

让稻城这片

古老的土地上

迸发出新的希望

星空之下,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稻城亚丁史记-图片24

稻城记忆
微信扫一扫
weinxin
我的微信
微信号已复制
麻同拉域
抖音扫一扫
weinxin
我的公众号
公众号已复制
 
白玉老鼠
  • 版权声明 本文源自 康巴传媒白玉老鼠 整理 发表于 2020年10月27日 18:18:24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513337.com/story/figure/23292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