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俗文化 稻城国家级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:阿西土陶 阿西土陶,既是国家级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、独特的藏族手工艺产品,也是稻城亚丁“四绝”之一。 稻城国家级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:阿西土陶 阿西土陶与众不同的特点有四,即: 一是原料特殊。即用赤土乡特殊的赤土为... 08月16日 946 views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
影音放送 《黑帐篷》:藏区独特的民居是否还能保留? https://v.qq.com/x/page/r0393iv9tny.html 去年初夏,我们来到了炉霍县宗塔草原。作为藏民们漂亮便捷的居住环境,宗塔草原定居点已然成为大多数藏民们的居住选择。放眼望... 04月07日 1,180 views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
亚丁茶坊 绝版民居价值3000万元!探游道孚“民间故宫” https://v.qq.com/x/page/i0946hqmk46.html 建筑,是凝固的音乐 是用土木雕琢的历史 是人类繁衍迁徙的史诗 是民族文化艺术的结晶 甘孜地域辽阔,历史悠远,各地自然和... 04月07日 1,218 views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
民俗文化 上师、仁波切、活佛、法王之间的关系 原创 白发布衣的藏地读行 很多人对藏传佛教感兴趣,但真正了解它的人并不多! 曾有一个朋友眉飞色舞的跟我说:“我拜了活佛为师,准备跟他修行藏传密宗!” 我问道:“你上师是哪系的传承?” 他说:“不知道,... 02月01日 919 views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
民俗文化 稻城麻格同村里的那些小伙姑娘 额上写满祖先的故事,云彩托起欢笑,胸膛是野性和爱的草原,任随女人和朋友自由飞翔,血管里响着马蹄的声音,眼里是圣洁的太阳,当青稞酒在心里歌唱的时候,世界就在手上。 麻格同小伙 麻格同的小伙 眼睛里满是精... 07月15日 1,474 views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
民俗文化 转经筒 ——永不停歇的最美梵音 “转经筒更迭着,一个又一个的朝代”。——仓央嘉措 转经筒又称作“嘛呢”经筒、转经桶。藏传佛教认为,持颂八字真言和六字真言越多,就越能表示对佛的虔诚,可以解脱轮回之苦。 藏族人民把经文放在转经筒里,每转... 01月18日 1,641 views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
民俗文化 藏传佛教中,修行人使用人骨念珠和头盖骨做的法器有什么意义? 有人问我,听说有的大修行者使用人骨做成的念珠,还会使用一些特殊的恐怖法器,是为什么?为了吓唬人吗?还是有特殊的含义? 的确如此,有些修密宗成就者会带着“骨笛”或者“颅器”,甚至会佩戴人骨念珠,但这是有... 01月03日 1,226 views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
民俗文化 解读藏袍:藏族人民为什么爱穿一只独袖? 大概不少人都常常被一个问题围绕:为什么藏族同胞穿的藏服要脱去一个袖子?好好的衣服为什么不正常穿呢?今天,小编让你瞧瞧藏族人的智慧。 在藏区,传统藏服最基本的是藏袍,无论男女老少,人人都穿。袍袖宽敞,在... 12月16日 1,195 views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
民俗文化 藏族文化明珠——藏装 藏族广布西藏、四川、青海、甘肃、云南等地, 不同的地域,有着不同的藏服 说起藏族服饰 小伙伴们一般都会有个大概的印象 可要是说起各地藏族服装的区别 能说出个一二三的人就少啦 如果有人告诉你 藏族服饰有... 11月05日 1,279 views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
民俗文化 “一粒菩提子一个佛眼”--乡城佛眼菩提 “乡城”藏语意为“手上的佛珠”,由大宝法王噶玛巴•杜松钦巴亲赐,是雪域高原上唯一一处以“佛珠”命名的地方,也是历代噶玛巴眷顾的土地。青德有一座六世噶玛巴•通瓦顿丹(1416—1753年)在乡城传法布道... 09月28日 1,085 views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