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土乡(ཚེ་རོགས་ཤང་།),系藏语音译,意为“长寿之地”。赤土是前往亚丁景区的必经之路,更是一条文化长廊,值得人们驻足。雄伟庄严的贡嘎朗吉岭寺坐落其间,国家级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阿西土陶、传统手工技艺德沙旋木世代传承,沿扇面排开的赤土民居展现智慧,历经阿西战役的老房子至今保留,让红色记忆历历在目。
杜鹃温泉
赤土若呷郎山上有两个泉眼,相传两泉眼属一公一母,被人们称作“夫妻泉眼”。在若呷郎山崖边,当地村民挖洞修建了简易的澡堂,且温泉终年流量较大,贡岭一带的人们经常前去洗澡洗衣。后来温泉名声大噪,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泡澡,但因澡堂过少,供不应求且交通不便。商人发现商机,后顺利将温泉引流至杜谷,建成杜鹃温泉山庄,本地人常来此娱乐休憩,泡澡享受。同时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赏杜鹃花,享杜鹃温泉。
嘎洋措的传说
嘎洋措,离县城60余公里,它是巨龙乡和赤土乡交界处的高原湖泊之一。在深蓝色的湖泊与湛蓝的天空之间,是挺拔的山峰和茂密的杜鹃林。如果把这些山峰比作男性阳刚的象征,那么这些湖泊无疑是女性柔美的化身。
相传很久以前,牧人嘎洋常来到湖边喂鱼,鱼儿每当听到他的呼唤,便纷纷来到湖边觅食,久而久之,游到湖边的鱼越来越多,更神奇的是鱼群中会时不时地传出少女银铃般的欢笑声。
传说有一年牧场遭受雪灾,牛羊成群冻死。牧人嘎洋的双目被雪光灼伤,倒在雪地里奄奄一息。当他醒来时,发现身边有一位如花似玉的姑娘,问其家世,姑娘道:“鱼儿爱在水中游,圣湖就是我故乡。”原来这位姑娘是来自圣湖中的鱼美人,后来牧人嘎洋与鱼美人成婚,他们在广袤的草原上,放牧歌唱,牛羊在父亲的瞳孔中长大,儿女在母亲的胸怀里成长。有一天,幸福美满的日子突遭变故,部落头人想把鱼美人占为已有,强抢不成,便点燃了帐篷和牧场。眼看整个牧场被大火烧毁,嘎洋的儿女化成了一座座山峰阻止火势蔓延,鱼美人腾空而起,接着天上狂风呼啸,下起泼大雨,大火熄灭。可是鱼美人被火烧伤,只好跃入湖水,变成了无鳞黄鱼。牧人嘎洋悲痛万分,毅然投进湖中,化成了湖中的岛屿,永远陪在了心爱之人的身边。
当地人至今还保留着祭湖的风俗,每年都到洋措烧香叩头,祈求圣湖风调雨顺,同时也不忘给湖水中的“主人”带上一顿美餐。
稠写措
位于赤土乡贡色村中部,为赤土巴宗家拉措(魂湖)。旁边有一座名为水恭的山丘,传说前身为鱼,从巨龙呷宁措而来,想到稠写措生活,可惜还没有到稠写措,天亮了,就化成了山丘。

